第一百二十四章 经济危机爆发(3/6)
这完全是恩斯特恭维的话,虽然这些年斯图加特发展不错,但用东非标准,斯图加特这个人口仅四十多万的城市,连中等规模城市都算不上,只能归类为小城市。
不过,放在德国,斯图加特却能排到第十几名左右的位置,而且斯图加特有一个重要的标签,它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中心之一,除此外像机械制造,纺织,电子等领域,斯图加特也比较擅长。
综合斯图加特比较强大的工业实力,完全可以竞争德国经济前十城市。
单单是汽车工业,就足够奠定斯图加特在德国工业中的地位了,如今世界,除了东非和美国以外,就属德国的汽车工业最发达。
而且,德国汽车工业在中高端领域的竞争力很强,在欧洲的销量很高。
虽然东非汽车工业起步早,政策力度大,但不能否认,早期东非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拖了东非汽车工业的后腿。
而德国汽车工业,则是完全依靠强大的工业实力,后来居上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德国的汽车工业仅比东非稍逊一筹,但是比美国要强大,因为现在美国汽车工业主要在低端市场比较活跃。
东非则是两者兼顾,产业链更齐全,同时品牌众多,市场覆盖面更广。
不过,德国汽车工业有一个东非和美国都缺乏的条件,那就是德国本身处于欧洲市场内。
欧洲依旧是如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德国作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这有利于德国汽车向欧洲其他国家的出口。
加上德国工业品的信誉和扎实用料,因此德国汽车在欧洲销量很大,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德国本土资源相对匮乏,就比如石油,这极大限制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至少德国本国市场,汽车产业发展因此受到一定的阻力。
至少德国政府要因此考虑本国的“能源安全”,缺乏石油,那就减少市场上的汽车存量,并且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或者公共交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等。
不过,这并不影响德国汽车的对外出口,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小国,他们没有德国这种大国的顾虑。
斯图加特的汽车产品,就有不少销往国外,比如奥匈帝国,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等等。
这座城市的汽车工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