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销毁农产品(2/6)
像苏联苏联进行工业建设,东非提供了不少支持,尤其是技术层面,比如苏联正在建设的汽车工厂,拖拉机厂,钢铁厂,发电厂等等,背后都有东非的身影,同时,东非加大了对苏联的原材料出口力度,像棉花,橡胶,粮食,有色金属等等。
这些都对苏联目前工业建设是极其有益的补充,除了技术上的支持以外,东非农矿类产品出口对苏联同样十分重要。
就比如棉花,苏联作为高寒地带的国家,本身缺乏棉花产区,至于中亚,在没有大规模改造之前,显然无法承担苏联纺织业原材料自给自足的重任。
因此,苏联不得不从海外进口棉花,苏联的棉花进口主要有四个国家,分别是东非,埃及,印度和美国,其中埃及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对苏联棉花出口最重要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东非,英国和美国。
东非是出口苏联,棉花最多的国家,这也和东非和苏联的历史渊源有关,早在沙俄时期,东非就已经成为中东欧地区的主要棉花供应国,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沙皇俄国。
在19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沙俄的棉花基本依赖进口,甚至进口棉花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南方棉花产区。
而七十年代后,随着沙俄对中亚地区的一系列征服活动,这让沙俄棉花种业有了可能性,开始在中亚地区积极推广棉花种植。
到19世纪末,沙俄的棉花自给率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但依旧有百分之六十依赖进口,而同时期,随着印度和东非棉花产业的兴起,沙俄也扩大了进口渠道。
截止到到沙俄覆灭前,沙俄进口棉花占比已经跌落到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但就算剩下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缺口也是十分巨大的。
现如今,苏联棉花的进口占比大约在三到四成左右,但是苏联和沙俄不同,它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即便有获取棉花的渠道,其成本也远比沙俄高的多。
因此,东非的棉花就成为了苏联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每年沿着红海抵达黑海的东非船只,有不少装着大量的棉花等原料,供应苏联纺织业的发展。
除此外,橡胶也是工业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东非和英国又成了苏联最重要的供应商,全球绝大部分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