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盾构机的设想,塌方 ,有人被埋了(4/9)
你真的以为深埋还是浅埋,是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李爱国愣住了。
他仔细一想,就觉察出了事情有点不对劲。
这是个战天斗地的年代,无数看似困难无比的工程,都能够顺利完成,更何况是一条地铁?
刘国璋点上根烟,抽一口后,伴随着烟雾又吐出了一个问题。
“现在世界上实行浅埋的主要是小美家和小欧家,老毛子的莫斯科则采用了深埋,最大深度高达100米。”
“咱们的地铁学习对象是老毛子家的地铁,建工局曾经派人前往莫斯科做了长达数学的考察。按说咱们应该像老毛子那样采取深埋的办法,建工局却建议选择浅埋。”
“老毛子派来专家组帮咱们规划,老毛子专家组却摒弃了自己的优势技术,依然坚持让咱们选择浅埋”
“这是为什么?”
空气中烟雾缭绕,刘国璋讲到这里,戛然而止。
李爱国感觉到浑身发冷。
地铁在这年月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地下防护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地铁的确发挥了避弹所的重要作用,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老大哥却要求小兄弟修一个浅地铁再联系到两家最近的关系变化,这背后的心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上面正是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屡次驳回建工局和老毛子专家的请求,为主张深埋的工程局创造机会。
(其实在后世,京城地铁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看似采用了浅埋的办法,深度却高达40米,远超了浅埋的概念。
并且后期在地铁的上方,还构筑了厚度高达1米的混凝土盖子)
一根烟抽完,刘国璋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看着李爱国说道:“爱国,有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不要掺和进去。”
李爱国明白老师的维护之意,点头道:“老师,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只讨论技术,不涉及整治。”
这正是刘国璋满意李爱国的一点。
这位学生曾数次有机会涉足到“整治”中,但是每次却及时抽身,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搞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