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你去搞,我背书(2/3)
点,导致他现在看到那位创业者的电话,脑袋就疼。因为又是来要钱的。“充电桩行业,如果只靠充电的服务费获取收益,运营模式单一,那肯定是死路一条。”泡了二十来分钟,陆良感觉有点热,从水里起来,扯了扯裤裆,坐在岸边。他喝了口热茶说道:“但如果我们给它加入光伏与储能等概念,再用资本的方式运作,那就有利可图了。”充电桩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无非是旧瓶装新酒,冷饭热炒,但本质是一样的。洞悉本质,运作起来就简单,照着共享充电宝模式走下去,熬死同行就赢了。而且陆良也收到消息,光伏和储能将是接下来几年的新风口。都是电力相关,只要能自圆其说,市场就会有人买单。只要能融资,就能一直坚持下去,哪怕亏损,也无所谓。就像京东阿里拼夕夕,还有很多企业到现在都还是亏着,但市场有耐心,可以等到他们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也没事。只要市值一直涨,投资人持有的股权一直升值,企业的亏损并不重要。孟常坤瞄了一眼陆良,叹道:“饱汉不知饿汉饥,资本运作哪有那么简单。”陆良轻声道:“你去搞,我背书。只要你的管理不出岔子,最后活下来的只会是我们。”天星入股,必属精品。这是他过往三年,无数次投资,无数次成功,所积累下来的声誉。但自从天星公募举牌十八股之后,陆良就再也不在国内玩了,导致很多国内的追随者,就算想跟风都跟不了。陆良有这个影响力,只要是他入股的草创企业,绝对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融资肯定不缺,加盟者也不会少,只要管理不出岔子,上市几乎是板上钉钉。只要上市,道路就彻底一马平川,以后只需按部就班,把故事讲好讲完。保底十万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足以养出一家用心做好充电桩的企业。孟常坤安静着听着,沉默不语,脸上表情也是一变再变,直到冷漠。陆良话毕,老孟抬眼,脸色冰冷,沉声道:“你在可怜我?”这已经不是喂饭,而是嚼碎了,只要他往喉咙里咽就好。可以说他矫情,但他受不了这份侮辱。要知道他十二岁背井离乡,来到魔都投奔堂叔,在他饭店里当切墩学徒。这些年,可谓是什么苦都吃过,受过白眼,跪过高官,也给别人当过狗。就算是当狗,最屈辱的那几年,也是因为别人觉得他会吠,会咬人,有用,才会收他。反观陆良介绍的这个项目,及后续的安排,只要是个人就可以捧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