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当然选西军了(2/5)
的敏锐与果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显现出来的。他看透了赵俣的决心,也预见到了新政二策推行势在必行。与其在新政推行后被迫接受,不如主动迎合,以此来保全自身。于是,蔡京不惜舍弃部分眼前利益,积极响应改革,以此向赵俣表明自己的忠诚与顺应时势的态度。章惇等人看着蔡京,心里别提多复杂了。在此之前,章惇等人无不在想,方腊义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要诛杀蔡京,蔡京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毕竟,方腊义军声势浩大,一路势如破竹,沿途百姓纷纷响应,足见民间对蔡京等人的积怨已深,蔡京肯定会因此焦头烂额,甚至被赵俣为平息民愤而牺牲,却没想到蔡京竟能如此迅速地调整策略,以退为进,不仅保全了自身,还彻底跟南方士绅做了切割,向赵俣递交了投名状,做出准备担任在南方推行新政二策的马前卒的姿态。‘够狠!’这是章惇等人共同的心声。赵俣听完蔡京的态度,淡淡地说:“搬到北方也好,南方近来乌烟瘴气,不宜居住,待那里乌烟散去,重现乾坤,你家再搬回去,住得也安心。”赵俣这大有深意的话一出,所有宰执心中都是一紧。他们明白,赵俣这次是真要对南方士绅动手了,他们肯定拦不住了。果然!赵俣语气一转,就又说:“蔡爱卿迁族弃地之举甚妙,可为南方士族榜样。”都是千年的狐狸,这些宰执哪还能听不明白,这是赵俣给他们的亲朋好友、门生故吏留得活路?赵俣这就差直说,留下土地,举族迁到北方,他就放这些南方士绅一马,不然的话,那些冥顽不灵的南方士绅就等死吧。《水浒传》中士绅地主阶级人才济济,仅仅是梁山阵营中就有宋江、晁盖、卢俊义、史进、柴进、孔明、孔亮、宋清、穆弘、穆春、扈三娘、李应等好汉是士绅地主出身,而宋江、晁盖和卢俊义还是梁山顶级大哥的身份。反派中的祝家庄和曾头氏战斗力也极为强悍,梁山好汉攻克大队官军防守的州府都没有打他们费劲儿。水浒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真实的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士绅地主阶级的实力。这个时期,良田万顷、庄客众多的地主其实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南方。赵宋王朝近二百年的土地兼并,搞得土地资源紧缺,流民的数量激增,社会进入流民社会时代。流民变成亡命徒,可是非常容易的。而一旦流民走上了亡命徒的道路,自然就需要强有力人士的庇护。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