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中屋> 历史军事>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70章 诸葛亮的新猜想(3/4)

第270章 诸葛亮的新猜想(3/4)

p>

    鲁肃闻言音色一变:“孔明先生!”



    “哎呀,亮失言也!”



    不经意间,诸葛亮把两个可能摆在鲁肃和诸葛瑾的面前。



    一个是国太已自裁于许都,曹操掩人耳目,秘不发丧,以假吴国太混淆视听,欲图从江东谋取更大利益。



    另一个是国太断绝求死之念,置江东利益于不顾,选择屈从曹操。



    那个更符合情理?



    又或者说:是你,你会选择相信哪个?



    想到此,事情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鲁肃遂不复究此事,转而与众人就孔融家眷交接之诸般事宜、详明安排,共相筹议。



    按鲁肃的想法,刘备虽然于襄阳之战大胜曹操,重新夺回樊城之地。



    然仅略复荆州些许旧土,甚至未能夺回荆州全境。



    曹操凭宛城之险固而坚拒,天下九州仍尽为曹操所控。



    曹操但得略整戎旅,秣马厉兵数载,亦足可募得雄师百万也。



    倘若江东附曹。



    当下江东最理智的做法,还是要和刘皇叔结盟。



    鲁肃乃言,愿送孔融家眷至荆州,以全孔文举先生遗愿,亦践玄德公念友之情。



    更祈玄德公莫因孔文举之死而与江东构怨,当释却前嫌,待国太之事过后,仍与江东缔盟,共御曹贼。



    刘备对此没什么看法。



    不是他真没啥看法,而是有军师在此,凡事全信于他则万事大吉。



    而后,鲁肃与诸葛瑾作别刘备,安稳归吴。



    鲁肃与诸葛瑾再谒孙权,并未遽然提及行刺吴国太之策。



    在他看来,但凡尚有他途可寻,绝不愿出此下策。



    故而先将吴国太或已自戕之揣测,如实秉明孙权。



    孙权闻言,陷入深深思索。



    诸葛瑾建议:“主公,若得如此,莫不如为国太发丧。”



    孙权含着眼泪叹息:“可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