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为什么饱受舆论攻击?这是真相(上)(2/4)
充道:“另外,孟山都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扩张过程中,可能触动了一些本土企业和利益集团的蛋糕。这些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舆论手段来打压孟山都,以维护自身利益。这也是它饱受攻击的一个重要原因。”
柯炳生叹了口气:“看来,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商业利益的同时,还得重视公众沟通和社会责任。只有让公众真正了解技术的本质和好处,才能赢得信任,减少不必要的舆论风波。”
陈君石深表赞同:“没错,我们作为科研人员,也有责任通过科普,让公众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和相关企业,不能让谣言掩盖了科学的真相。”
张启抬手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缓缓开口:“各位院士,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还没触及根本原因。这些年我整理了不少资料,深入研究了孟山都的历史,在我看来,孟山都之所以饱受舆论攻击,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他身子微微前倾,神色专注:“首先,孟山都的前身是一家化工企业。在欧美国家,化工企业向来是众矢之的。大家都知道,化工企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大户,在历史上劣迹斑斑,臭名昭着。就拿现在来说,欧洲的环保组织多如牛毛,那些环保人士,看见烟囱冒烟就怒不可遏,恨不能把所有烟囱都拆掉;瞧见大型工厂就火冒三丈,想方设法把工厂往亚洲地区驱赶,欧洲本土能少建就少建。只要一提起化工企业,他们就满脸厌恶。孟山都顶着化工企业出身的帽子,自然容易被舆论针对。毕竟它有污染历史这个把柄,那些舆论攻击它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占据着道德高地。”
吴孔明听得认真,微微点头:“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这就好比一个人有过不光彩的过去,即便后来改头换面,旁人也难免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孟山都从化工转型到农业科技,可大众对它过去的印象还根深蒂固。”
柯炳生接过话茬,若有所思:“而且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算孟山都在农业技术研发上取得再多成果,在那些深受环保理念影响的人眼里,它的出身就决定了它不值得信任。”
陈君石也来了兴致,补充道:“这也反映出舆论引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