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就是心理疗法,不存在外气(2/11)
之为“一念代万念”。心理学将这种意识状态统一称为催眠状态。
总之,气功,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疗法。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叫做“正念疗法”。
所谓的“气感”,无一例外就是心理催眠作用。类型心理导致生理的临床案例,可以有大量的论文作为依据。不管是什么心理和生理反应,一定都是通过人体唯一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体系产生作用。
附录:《揭秘:本质就没有“气”,命名为“气功”一开始就错》
为了搞清楚气功的本质是否与“气”有关,吾上下而求索。
前面我介绍了自己毅然决然做出抉择,从对经络实质和针灸机制的研究方向转为研究气功作用的科学机制。这个抉择并非头脑一热的感情用事,恰恰是感情上真地喜欢上了气功的结果,在这个事情上您给我戴个喜新厌旧的帽子我会完全接受,不会狡辩的。
说起来我与气功还是挺有缘分的。我的曾经被错划右派的父亲,是故乡一位救过很多人命受人们们尊重信赖的名中医。父亲是很好学的,我的学习品质应该与从小受他经常手不释卷榜样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父亲那时为了与时俱进了解医学进展动态,很早就订阅了中医杂志。早在1966年,我宅在家里学中医针灸时,就把父亲订阅的中医杂志全部找来阅读,杂志中偶尔出现一篇气功方面的文章,我也顺便搂几眼,自己从那时对气功就有了初步印象,只是当时我学习聚焦的核心是中医针灸,没有在气功上下功夫去学练。
1978年考研后,由于经济太困难不敢在饮食上多花费导致营养不良,不仅骨质疏松引发胸椎发生压缩性骨折,整个身体的免疫功能也受影响,每年都经常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化脓,每次都要靠注射青霉素解除病痛。为了增强体质,我想到了气功方法,正巧那时也是社会大众学练气功的热潮逐渐加温的时候。我当时就作为社会大众气功爱好者的一员,加入了学练气功的队伍了。那时流行的什么站桩啊,鹤翔桩啊,我都学练过。那时对功法讲的云山雾罩的理论似懂非懂,我主要就是按照练功的要求锻炼就是了。算是我挺有点儿悟性吧,我很快就能进入要求的“一念代万念”的入静状态了。这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