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中屋> 都市言情>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四大院士再次打脸潘宗光(3/4)

四大院士再次打脸潘宗光(3/4)

者不可相提并论。



    潘宗光把科学严谨的因果论证与佛学宽泛的因果观念等同起来,用未经科学验证的佛学因果去诠释科学的因果关系,是在错误地解读科学,把没有科学依据的观念强加于科学之上。”



    潘建伟接过话茬:



    “他借助量子纠缠理论的概念,认为意识可以影响物体、环境与生活,甚至创造及改变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这完全是对量子纠缠的错误解读。



    量子纠缠是一种极其神秘而奇妙的现象,它指的是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时空距离的紧密关联。这种关联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即使这些粒子在空间上相隔甚远,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能够瞬间发生,仿佛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纽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验证量子纠缠的非定域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名为贝尔不等式实验的研究。这些实验通过精确测量微观粒子的某些性质,如自旋方向等,来检验量子纠缠是否真的违背了经典物理学中的定域性原理。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量子纠缠确实具有非定域性,这意味着微观粒子之间的关联是超越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空间和时间限制的。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量子纠缠这种微观粒子间的超距关联仅仅存在于微观世界中。虽然它在微观领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特性,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宏观世界,尤其是与意识这一宏观现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意识被认为是大脑神经元活动的产物。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传递、神经元放电等过程都是基于生物电和化学反应进行的。这些过程发生在宏观的生物层面,与量子纠缠所处的微观量子态完全属于不同的范畴。



    因此,根据目前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识无法直接影响微观粒子的量子态。尽管量子力学在微观世界中展现出了许多奇特的现象,但它与我们对意识的理解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界限。



    他用未被证实的意识与量子纠缠的关系,去论证意识可以创造和改变世界,这是在没有科学依据的前提下随意推导,得出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