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绿杀”的草甘膦为啥被美国人发明?(3/6)
子公司,第一大玉米种子生产商。由于他对农业领域的贡献,后来曾经当选为美国副总统。
1933年,身为资深农业专家的华莱士仔细考察了美国的农业现状,提出新观点,他认为美国的农业再也不能这样搞了。传统的机械化耕作,属于粗暴型,机器直接将土地切开,搅碎土壤物质,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土壤肥力的流失,水土流失愈加严重。农作物的收成越来越差,植被也不能保持住地表,于是沙尘暴现象频率高发。鉴于当时的农业状况,华莱士提出了一个“免耕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免耕法又被称之为保护性耕作,要点就是舍弃过去的那种粗暴型机械耕作模式,不再直接用机器将土壤整个儿翻起来,而是让植株烂在地里充当肥料,是自然培肥的一种思路。相对于传统播耕,这种新型耕作模式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在过去,主要是用铧式犁来翻耕,农业机械使用了很多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被系在一组牵引它的机动车上,用来破碎田亩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但是这种方式破坏了土壤结构,长期使用下去,就会催化土壤各项性能的衰退。为了阻碍土壤性能衰退造成的肥力下降,农民又被迫使用更多的化学肥料,这又增加了成本,而且会使得土壤板结。
华莱士提倡的免耕法,并不是说从此不需要机械化了,而是改变机械化的耕作特点。也就是不再使用铧式犁来翻耕,而是直接用定点斜插的方法。这样就避免了土壤被破坏,对水土流失、营养流失都有明显的改善。如今,美国西部的农业区基本上都使用了免耕法。
但“免耕法”虽好,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也有它的缺点。面耕作的一个缺陷就是,田亩中杂草丛生,这些杂草很难被清除掉。过去用铧式的机器犁翻土地,是直接把土壤整个儿松动弄碎,草根也被破坏掉。草的叶面被机器外力翻进土里,由于得不到光合作用,自然就死亡了。所以传统机械化耕作后,田地里面很少会有杂草,即使有也不成气候。于是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采用“免耕法”的土地,总是杂草比人还高,杂草造成的减产也愈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