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再次错过基因编辑农业么?(上)(3/3)
见到的基因编辑的高油酸大豆为例。
早在2019年2月,Calyxt公司就面向美国的消费者市场推出了这一产品。其原理就是运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普通大豆中两个基因(脂肪氧化酶和脂肪去饱和酶),调整了油脂的代谢通路,结果是使大豆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大幅上升。
“与普通大豆相比,高油酸大豆中的油酸高达80%,饱和脂肪酸低于20%,几乎不含反式脂肪酸。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含量高之后,对油的热稳定性有很大帮助,这样无论是煎炸和烹饪,这个油的品质会非常好。”谢洪涛博士告诉我。他之前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做基础科研,2018年这个平台刚成立后不久加入了进来。
再比如,我这次见到的高GABA的番茄,早在2021年9月就已经由一家日本公司在本土开启了网上直售。有日本专家评论说,“从那个时刻开始,在供给人消费的产品方面,日本在基因工程技术实践应用方面成为了世界领袖”。[1]
当然,这两种基因编辑农产品只是国际上较早推向市场的。当下,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公司的实验室都有各式各样的一长串的产品在路上。仅以美国为例,就有抗病毒番茄、抗霉的酿酒葡萄、切开后不变黄的苹果、高纤维的小麦、高omega-3油的亚麻荠、不褐变的蘑菇、抗旱的玉米等等。[2]
一场基因编辑的农业革命已经到来,而中国已然落后了。
(未完待续。作者:邸利会,发表于2023年。)